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美國政府采取了禁止任何種類華為設備進入官方網路的空前措施,讓中國政府跳腳、美國供應商手舞足蹈;在此同時,其他國家——大多數是美國的盟友——也考慮采取類似的行動,其中澳洲政府甚至將其政策化,有效禁止了華為參與該國國家寬頻網路(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NBN)布建計劃的投標。
為此華為一直在反駁各方指控,聲稱對該公司設備的安全疑慮是無中生有,而且他們是被卷入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沖突”;本月稍早,在一場于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研討會上,華為市場行銷暨解決方案部門總裁張順茂(Patrick Zhang)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試圖恢復于美國市場的應有地位:“打擊市場對華為的恐懼。”
張順茂指出:“這是一個挑戰(zhàn),但我們將證明自己以及我們優(yōu)良的解決方案;我們將提供差異化的技術以及解決方案,藉由一些成功案例來證明我們自己。”此外,華為已經對美國、澳洲與數個歐盟政府無限制開放該公司軟體原始碼以及設備的完整資訊,但與這些國家之間長期性的關系損害,仍有待時間克服。
諷刺的是,最近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分析師Edward Snowden所揭露的文件顯示,美國政府實際上才是“駭”進華為的網路設備,以窺伺中國與其他使用華為設備國家——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真正幕后黑手。
雖然大眾普遍認知,美國情報機構多年來一直尋求與包括思科在內的美國科技業(yè)者合作,對海外目標執(zhí)行間諜任務,這卻是NSA涉及外國設備制造商的駭客行動首度曝光;對此NSA提出的解釋是:“我們有許多監(jiān)視目標是透過華為的產品通訊,因此我們必須確保知道該如何利用那些產品。”
而盡管在美國等市場碰壁,華為在包括歐洲在內的許多市場仍然非常成功;最近英國政府還表達對該公司的支持,首相David Cameron指出:“我們在英國有一套恰當的系統(tǒng),檢驗投資是否有利于競爭并符合國家利益,我們也有一套很好的方法能在網路安全方面自衛(wèi);我認為我們是全球在網路安全行動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我也確信我們有大量資金投入。”
華為在無線網路管理方面有豐富經驗,許多美國電信營運商高層私下憂慮,不能使用華為的設備與軟體可能會導致成本大增,因為他們都需要升級網路以因應越來越高的資料流量需求。美國在競爭力方面所流失的,正是歐洲在提升的。
“我們在歐洲市場的核心業(yè)務策略是實現互利與雙贏;”華為副董事長暨輪值CEO胡厚昆(Ken Hu)在世界經濟論壇2014年會上表示:“歐洲的優(yōu)勢在于深植的文化、管理與科技專長之歷史,以及在創(chuàng)新方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華為視歐洲為關鍵能力中心,藉由在地化的經營以及與歐洲夥伴的廣泛合作,我們已經提升了整體能力。”